近期,温州市民诸先生向潮新闻记者透露,2024年4月19日,他的儿子小羽在温州道尔顿小学的科学实验课上,不幸被燃烧的酒精灯泼洒,导致面部和颈部遭受深II度至III度烧伤。尽管学校当时承诺会负责到底,但一年半过去了,小羽已经毕业,脸上仍留有明显的疤痕。
诸先生表示,医生诊断显示小羽需要继续接受长期治疗,预计费用将高达数百万元。他多次与校方协商后续治疗和赔偿事宜,但始终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相关责任人亦拒绝沟通。
7月18日,温州道尔顿小学的一名负责人向潮新闻记者透露,事件仍在沟通协调中。
诸先生向记者提供了学校事后对事件的描述。学校称,2024年4月19日上午11时,小羽所在的班级正在进行科学实验,内容是观察试管中红墨水的流动,实验中需要使用试管和酒精灯等仪器。在一位同学移动燃烧的酒精灯时,不慎将其翻倒,导致酒精灯的灯芯部分脱出并滚落至小羽所在的小组桌面上,部分酒精溅到小羽脸上,随后引发的火焰造成了小羽的面颈部伤害。事发时,授课老师正在观察其他小组的实验情况。
诸先生回忆说,他和妻子赶到医院时,孩子面部严重肿胀,颈部至面部布满烧伤痕迹,几乎无法辨认。小羽被诊断为面颈部、胸部深II度至III度烧伤,住院近一个月。出院后,他每月还需前往上海进行光电治疗以改善疤痕,后续治疗还需长期进行。
在住院治疗期间,小羽的情况如下。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随后,诸先生及其家人参观了实验室。他们认为,学校并未完全遵循实验室墙上张贴的《小学科学实验室安全防护管理条例》,在实验操作规范上执行不力。“比如,条例规定应设立兼职安全员负责安全,但事故发生时只有一位教师在场,难以全面照顾到所有学生。对于易燃、易爆和剧毒等危险物品,缺乏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
《小学科学实验室安全防护管理规则》发布。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诸先生一家因校方对责任推卸的态度,以及将主要精力放在孩子治疗上,以及孩子仍需在学校就读的考虑,在事件发生后并未立即报警或联系教育部门,也未对校方提出追责。然而,令诸先生感到意外的是,校方仅派员慰问并建立了一个微信群进行沟通,并未主动提及后续治疗和费用问题。直到在诸先生一家的强烈要求下,校方才报销了孩子治疗期间的费用,并承担了孩子前往上海进行光电治疗的费用。
2025年4月,随着小羽即将小学毕业,家长提出与校方就后续治疗和费用进行初步沟通。由于小羽面部留下永久性疤痕,专家表示难以恢复原貌,小羽的心理也受到严重影响。诸先生表示,家长希望能最大限度地减轻疤痕。校方承诺“负责到底”,并派负责人陪同家长前往上海听取治疗方案。
上海公立医院医生评估认为,疤痕淡化是一个长期过程,后续费用可能高达数百万元。校方认为费用过高,双方未能达成赔偿协议。6月24日,校方负责人表示,为妥善处理此事,已向上级有关部门提出调解申请,有关部门已受理并愿意组织双方协商调解。
然而,由于联系不上校方,诸先生于6月26日联系了温州市龙湾区教育局。7月1日,龙湾区教育局组织协调,校方承诺联系专家评估后续方案及费用以确定赔偿额。但到了约定时间,校方以“约不到专家”为由未能提供方案。7月15日,龙湾区教育局再次组织协调,校方提出小羽“治疗已结束”,要求进行伤残鉴定并按等级赔偿。
对此,诸先生表示难以接受,强调治疗不应仅指伤口愈合,孩子身心遭受重创,近乎毁容。在医生确认治疗可有效减淡疤痕的情况下,校方应尽力救治。同时,如果校方仍不积极处理此事,诸先生将向有关部门反映,要求追究校方在此次事件中或涉及的违规行为。
7月18日下午,温州市龙湾区教育局工作人员向潮新闻记者表示,该局对此事高度重视,将进行核实调查,并在调查结束后尽快组织双方协商。尔德资源分享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