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成功抓获两名骗子,吴某和黄某因冒用他人身份被处以行政拘留十天。
这一事件要从一个月前说起,仿佛一部现实版的网络闹剧。
在广西灌阳县,高考刚结束的刘燕背着重重的包裹前往县城。她肩上挑着一根旧扁担,挂着装满行李的竹篓,与母亲一前一后走在蜿蜒的山路上。那瘦弱的身影,在夕阳的余晖下被路过的司机拍下,照片迅速在网上传播开来。
照片中的刘燕笑得腼腆,灌阳二中高三学生的身份瞬间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然而,谁也没想到,这张朴实无华的照片会引发一场网络风波。
短短几天内,十多个与刘燕头像一模一样的账号纷纷冒出……
刘燕的账号在抖音和微信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在其中一个账号中,她以泪眼汪汪的语气描述了自己的困境:“我家贫穷得只剩下了一口锅,父亲卧病在床,孩子急需学费救命!”
而在另一个账号上,她则直接展示了收款码,并大声呼喊:“好心人,请捐些钱吧,我快要饿晕了!”
令人震惊的是,黄某竟在自己简陋的租赁住所中玩起了高技术手段。
他搜集网络上的其他女性照片和视频,利用AI软件伪造了一系列虚假的“刘燕哭诉”视频。
在这些视频中,所谓的“刘燕”怀抱书籍哭泣,旁白声称“母亲病重无人照料,谁能帮帮我?”这段虚假视频仅上线三天,粉丝量便激增至十万。
尝到甜头的黄某,索性开设了一个收费的群聊,群名叫做“刘燕求助互助群”。
他假扮成刘燕在群里宣称:“本人亲自解答,每人收取99元入群费,多捐多得福!”
在收取钱财时,黄某面不改色,群内数十名粉丝被其蒙蔽得团团转。
与此同时,吴某也创建了三个分身账号,并在简介中傲慢地标注为“唯一官方号,请勿上当”。
他专在深夜时分编织悲惨故事:“我遭受家暴被赶出家门,只能在桥洞里啃冷馒头。”
这两位联手巧妙地引发了网友的同情,将一张挑担子的照片成功转化为“流量金矿”。然而,真正的刘燕却毫不知情。高考结束后,她便投身于县城一家小餐馆的打工生活。
那家餐馆生意兴隆,刘燕每天清晨五点便开始工作,负责擦桌扫地。在端菜送碗筷的空当,她还要抽出时间记账算账,即便额头上的汗水滴落在菜单上,她也毫不在意。
刘燕的家庭条件确实十分贫寒,她的父亲和哥哥常年在外地广东的工地上从事水泥搬运工作。放学回家后,她便要帮助母亲喂猪种菜。对于她来说,挑起二十公斤重的粪桶上山浇地就如同喝水一般自然。
老板娘怜惜她过于辛劳,递过来一张纸币,说道:“网上有人关心你,想要捐些钱给你帮助一下。”
刘燕轻轻摇了摇头,用手指轻轻擦拭着围裙,回答道:“靠自己的双手努力工作,我从未接受过别人的分文。”
而在网络的另一端,网友们纷纷议论纷纷,如同沸腾的一锅粥。
张三在评论区大声质问:“这到底是真的刘燕还是假的刘燕?我昨天就看到了三个一模一样的账号!”
李四在观看视频时抱怨:“连AI都能制作假脸了,以后谁还敢相信网上的善意呢?”
骗子被揭露后,更多的人出来指责:“吴某、黄某真是道德沦丧,好好一件事给他们搅得一团糟!”
那些热心的人给刘燕的账号发送私信提醒,但消息如石沉大海——她根本不上网查看手机。
灌阳警方在接到举报后,迅速对那些假冒账号展开调查。
警察小陈连续熬夜分析数据,最终发现黄某的IP地址连接到一个城中的黑网吧。
吴某在老家电脑上的登录记录十分明显,他竟然输入了自己的真实姓名拼音。
当警察上门时,黄某正躲在电脑前剪辑虚假视频,而吴某则用手机忙于回复私信骗钱。
两人被捕的瞬间,假账号立刻被平台全部封禁,连一点痕迹都没有留下。
从照片传播到骗子落网,整个过程历时整整一个月。
刘燕依旧如往常一样:餐馆下班后,顺便帮助邻居家的孩子辅导数学。
尽管网络上的热门话题已经被新的八卦取代,但她对于这件事的结束却一无所知。
那天,餐厅的老板说道:“你可是出名了啊!”刘燕一边擦拭着茶杯,一边笑着回应:“不过是照片上的事情罢了,我这是为了挣下个月的学费呢。”
– 警方在事后通过直播间提醒大家:“遇到网络求助时,先不要冲动,仔细查看账号的认证信息!”
黄某的十万粉丝在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而吴某编造的悲伤故事也变成了拘留所中的笑料。
有人对此事件感到震惊,感慨道:“网络骗子比菜市场的扒手还要狡猾,今后上网可得戴上放大镜了。”
– 另一位大姐叹息着说:“刘燕才是真正的明白人,骗子把网络搅得乌烟瘴气,她却依然坚持自己的道路。”
– 这场风波如同滴入大海的水珠,而骗子则蹲在拘留所里数着日子。
刘燕每天都在辛勤地打工攒钱,准备九月初去大学报到。
灌阳县的路边槐树已经开花,她挑着扁担走过,脚步依旧坚定而踏实。
警察最后私下里嘀咕了一句:“网络管理加强后,或许我们能迎来更多宁静的日子。”
– 然而,在刘燕的世界里,山依旧高耸,河依旧流淌,她打工挣来的钱才是最可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