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拥有14亿多人口的情况下,推动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关键在于构建何种城市、如何进行城市建设?城市发展的目的和依托是什么?
对于这些重要议题,在十年之后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明确的指导——“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现代化发展道路”。
“我们的城市本质上是属于人民的”。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人民城市”的理念,强调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主席习近平遍访各地,审视城市发展的现状,揭示城市发展的内在规律,阐述城市的发展战略定位,并明确城市治理的方向。
城市规模并非越大越佳,关键在于内涵式发展,而非简单的规模扩张;
在进行旧城改造时,应避免大规模的拆除与重建。在改造老城区和开发新城区的过程中,必须保护好城市的历史文化遗迹,延续城市的文脉,使城市能够保留记忆,唤起人们的乡愁;
城市更新时,不仅要注重城市的外观,更要关注其内在品质。城市不仅要光鲜亮丽,还要致力于提升便民、利民、安民的生活体验;
在城市的成长过程中,不仅要关注物质建设,更要关注人的需求。总书记强调,城市不仅要高耸入云,更要温暖人心,建设和管理好城市,必须将菜篮子、人居环境、城市空间等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切实抓好;
城市是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载体。只有“会思考”的智慧城市,才能让民众的生活更加安全、更加美好。
在总书记看来,城市工作的成效,民众的满意度、生活的便利程度,是衡量工作好坏的重要标准。
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上,一座座城市正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为目标,将民众的需求、诉求、满意度深度融入城市治理体系。
芝麻资源分享网 https://zmilj.cn/
尔德资源分享网 https://edvjj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