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股“中国热”在韩国股民中悄然兴起。据韩国证券存托结算院(KSD)旗下SEIBro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7月17日,在海外市场投资中,中国以成交额计位居韩国股民的第二大热门选择,仅次于美国。
其中,香港股市更是受到韩国投资者的热烈追捧。具体来看,截至7月18日,韩国股民持有的金额最多的港股当属小米集团-W。
值得关注的是,截至7月18日,韩国股民可用于购买股票的投资者存款高达66.7万亿韩元,这一数字创下近年来的新高,意味着韩国股民仍有充足的资金加码投资。
### 小米集团-W领跑,十大港股备受青睐
过去一年,韩国股民对港股的热情持续高涨。SEIBro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18日,过去一年中,韩国股民净买入金额排名前十的港股分别是:
1. 小米集团-W:净买入金额达1.60亿美元
2. 比亚迪股份:净买入金额为6243.77万美元
3. 宁德时代:净买入金额为6085.39万美元
4. 阿里巴巴-W:净买入金额为5769.15万美元
5. 老铺黄金:净买入金额为2940.64万美元
6. 泡泡玛特:净买入金额为2476.77万美元
7. 百济神州:净买入金额为2092.20万美元
8. 三花智控:净买入金额为1880.34万美元
9. Global X恒生科技ETF:净买入金额为1704.85万美元
10. 优必选:净买入金额为1704.85万美元
这些数据显示,韩国股民对中国科技股和消费股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对小米集团-W的追捧更是热烈。
在过去的一年中,韩国投资者对于港股市场的热情可见一斑。根据最新的数据统计,在韩国股民过去一年净买入金额排名前十的港股中,老铺黄金以绝对的优势位居榜首。具体来看,过去一个月的时间里,老铺黄金的净买入金额达到了2942.90万美元,显示出韩国投资者对其的强烈信心。
紧随其后的是三花智控,其净买入金额为2092.20万美元,显示出市场对于这家公司在未来发展的看好。小米集团-W也受到了投资者的青睐,净买入金额为1985.85万美元。此外,中国财险、中国宏桥集团等知名企业也出现在了榜单之上。
具体到各个企业的净买入金额,老铺黄金的2942.90万美元遥遥领先,其次是三花智控的2092.20万美元,小米集团-W的1985.85万美元紧随其后。中国财险的净买入金额为219.75万美元,中国宏桥集团的净买入金额为187.83万美元。南方东英三星电子每日杠杆(2x)ETF、理想汽车-W、国泰海通、中广核电力、石药集团也分别以184.40万美元、164.47万美元、146.89万美元、126.48万美元和109.27万美元的净买入金额位列榜单。
这些数据不仅反映了韩国投资者对于港股市场的关注度和投资偏好,也揭示了市场对于相关企业的信心和预期。随着全球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韩国投资者在港股市场的活跃度有望继续保持,为港股市场带来更多的活力和机遇。
在过去的三十天里,韩国投资者对于港股市场的热情持续升温,根据最新数据统计,他们在这段时间内净买入金额最高的前十大港股已经揭晓。其中,阿里巴巴-W以显著的优势占据了榜首之位,显示出韩国投资者对其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
具体来看,从7月11日至7月18日的一周时间内,韩国股民对以下十只港股表现出了尤为强烈的购买意愿:阿里巴巴-W、老铺黄金、康方生物、地平线机器人-W、南方东英三星电子每日杠杆(2x)ETF、恒瑞医药、中海油、中国财险、中国宏桥集团以及iShares沪深300ETF。这些股票涵盖了科技、消费品、医药、能源等多个行业,反映出韩国投资者在多元化的投资策略中寻求稳健增长的共同追求。
在2023年7月11日至18日的交易周内,韩国投资者在香港股市的活跃度尤为显著。在这段时间里,他们对于特定港股的净买入金额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以下是韩国股民在这段时间内净买入金额最多的10只港股:
1. **阿里巴巴-W**:以1337.77万美元的净买入金额,位居榜首,显示出韩国投资者对于这家中国电商巨头的青睐。
2. **老铺黄金**:紧随其后,净买入金额为681.50万美元,表明黄金投资在韩国投资者中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3. **康方生物**:以74.17万美元的净买入金额,展现了韩国投资者对于生物科技领域的关注。
4. **地平线机器人-W**:以64.08万美元的净买入金额,反映出韩国投资者对于机器人行业的兴趣。
5. **南方东英三星电子每日杠杆(2x)ETF**:以60.91万美元的净买入金额,说明投资者对三星电子及其相关ETF产品的看好。
6. **恒瑞医药**:以54.56万美元的净买入金额,显示出韩国投资者对于中国医药行业的信心。
7. **中海油**:以54.33万美元的净买入金额,反映了韩国投资者对于能源行业的投资兴趣。
8. **中国财险**:以52.98万美元的净买入金额,显示出韩国投资者对于保险行业的关注。
9. **中国宏桥集团**:以42.39万美元的净买入金额,表明韩国投资者对于基础材料的投资兴趣。
10. **iShares沪深300ETF**:以41.81万美元的净买入金额,说明韩国投资者对中国股市整体表现的信心。
与此同时,小米集团-W在香港股市的持股市值位居榜首。截至7月18日,韩国投资者在小米集团-W的持股市值达到了2.51亿美元,这一成绩在所有港股中遥遥领先。紧随其后的是腾讯控股,持股市值为2.17亿美元。其他排名前十的港股包括阿里巴巴-W、中芯国际、宁德时代、泡泡玛特、比亚迪股份、天齐锂业、赣锋锂业以及GLOBAL。这些数据不仅反映了韩国投资者在香港股市的投资偏好,也揭示了他们对不同行业和公司的信心和期待。

截至7月18日,韩国投资者在港股市场的投资表现格外亮眼,其持有的股票市值排名前十的股民名单跃然纸上。这一数据不仅反映了韩国投资者对港股市场的热衷,也揭示了其在全球资本市场中的重要地位。
中国:第二大海外市场势力
在全球范围内,中国股票市场的吸引力持续攀升。2025年7月17日前的数据显示,中国股票在全球海外市场的累计成交额中,仅次于美国,稳居第二。这一排名彰显了中国在全球金融市场中的影响力日益增强,也预示着未来中国股票市场将继续吸引更多国际投资者的关注。
截至7月17日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股票在海外市场的累计成交额表现抢眼,位居第二。根据SEIBro的数据编制的表格显示,这一累计成交额达到了令人瞩目的55.14亿美元。这一数字虽不及美国股票的3224.41亿美元,但已足以显示出中国股票在全球资本流动中的重要地位。在韩国股民眼中,中国股票(涵盖中国内地及中国香港市场)成为了他们海外投资的首选之一,仅次于美国股票,超越了日本和欧盟市场。
在韩国,投资者对于美股的虚拟资产概念股表现出极高的热情。这一趋势在2025年6月19日至7月18日期间的数据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在这段时间里,韩国股民在美股市场的前五大净买入股票中,有四家与虚拟资产概念相关。具体来看,他们最为青睐的股票分别是Circle、Direxion每日特斯拉2倍杠杆、Coinbase Global、纳斯达克100ETF以及iShares 0-3个月美国国债ETF。这些股票的强劲表现,无疑进一步印证了韩国投资者对美股虚拟资产概念股的狂热追捧。
在这张图表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从6月19日至7月18日这段时间内,韩国投资者对美国股市的五大热门股票进行了净买入。在这五大股票中,Circle的净买入金额尤为引人注目,达到了惊人的5.20亿美元。这表明,尽管市场已经有所波动,韩国投资者对于Circle的信心依然坚定,认为其仍有进一步的增长潜力。
值得一提的是,韩国交易所(KSX)作为亚洲地区的重要交易所之一,其影响力不容小觑。根据2024年的日均成交额统计,KSX的成交额仅次于沪深交易所、港交所和东京交易所,位列亚洲第四。这也从侧面反映了韩国股市的活跃程度和市场深度。
此外,韩国综合股价指数(KOSPI)在今年以来的表现也相当亮眼,截至目前的涨幅已经达到了32.89%。这一显著涨幅的背后,是韩国公司治理结构的持续改善以及市场情绪的普遍乐观。在这种积极的氛围中,韩国投资者对美国股市的信心似乎更加稳固,他们相信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仍有足够的加仓空间,以期待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
韩国综合股价指数(KOSPI)在今年以来的表现可谓是十分抢眼,截至目前,其涨幅已经达到了惊人的32.89%。这一数据背后,是韩国散户投资者对于股市的狂热追捧。根据韩国金融投资协会(Korea Financial Investment Association)的最新数据,截至7月17日,韩国投资者未偿还的保证金贷款金额已经达到了21.6万亿韩元,这一数字创下了近一年来新高。而他们手中可用于购买股票的闲置资金更是高达66.6万亿韩元,这也是自2022年中期以来的最高水平。
这种散户投资者的热潮,实际上反映了市场预期的扭转。在过去的几年里,韩国股市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其估值相较于其他市场普遍偏低,这一现象在市场上被称为“韩国折价”。然而,今年以来,KOSPI指数的涨幅已经超过了30%,这一变化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政府对市场的友好态度,承诺改善公司治理,关注股票回报率等措施,都为市场注入了信心。另一方面,Lombard Odier高级宏观策略师Homin Lee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指出,如果政府能够持续支持市场,那么散户投资者很可能会继续涌入。此外,摩根大通的一份报告也指出,除了全球风险资产的波动之外,韩国市场能否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也将成为其下一个关键催化剂。摩根大通对于韩国市场依然保持着超配的立场,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市场对于韩国股市未来发展的乐观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