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阅兵的邀请似乎未得到回应,李在明期望中国能先访问韩国,这是否意味着在等待特朗普的同意?

 

韩国方面对于北京9·3阅兵的邀请尚未给出回应,却先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庆州峰会的邀请函送到了北京。韩联社报道指出,邀请函已经发送给所有成员,其中包括中国。

然而,韩国政府在7月13日以“可能不来”的含糊措辞对9·3阅兵的邀请做出了回应。

这种一前一后的行为,呈现出一种明显的“不对称”现象。

李在明究竟在等待谁的批准信号?

图片[1]-9.3阅兵的邀请似乎未得到回应,李在明期望中国能先访问韩国,这是否意味着在等待特朗普的同意?-柠檬资源分享网

阅兵邀请:非仅礼节,更显试炼

在9月3日的阅兵式中,中方的邀请并非寻常的外交邀请,它更像是对政治立场的检验。

李在明在竞选期间多次强调,他将致力于“改善中韩关系”。

此时,中国主动伸出的邀请之手,本应是顺势而为的良机。

然而,他却以含糊其辞的回应回应,甚至暗中期待中国先行一步。

在这来回的互动中,承诺与行动之间的差距一目了然。

从韩国目前的外交环境来看,其犹豫可能涉及多方面的外部因素。

他不仅担忧北京的看法,更关心华盛顿的态度。

中国展示善意,青瓦台却迟迟未予回应

7月初发出的邀请函,分量十足。

 

9・3

阅兵仪式,作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盛会,其对外邀请往往被视为中韩双边关系友好的象征,同时也是国际社会共同追忆历史的体现。

对于新上任的李在明总统来说,此次阅兵仪式为他提供了一个展示中韩关系的新平台。

对于李在明政府而言,此次邀请被视为中韩关系互动的重要机遇,然而,截至目前,政府尚未作出明确回应。

经过13天的沉默,青瓦台仅以一句轻描淡写的话语回应:“总统可能不会出席。”

这种回应并未明确表态,在外交沟通中,这样的答复显得较为含糊。

外交界开始热议:这是出于谨慎还是策略?还是在等待什么?

“互访顺序”?表面上的理由,实则是一种借口

韩国方面表面上声称:2017年文在寅总统访华,此次轮到中国回访。

然而,在外交场合,哪里有固定的规则呢?

 

从外交策略的角度分析,这种表态背后可能反映了对于双方互动步调的深思熟虑。

李在明政府期望中国能够先行一步,这样做既能够展现对中国友好的态度,又能避免自己被贴上“亲中”的标签。

然而,中国此次的邀请本身就是对李在明竞选期间提出的“改善中韩关系”承诺的回应。

李在明的反应却是拖延时间,表示需要等待进一步的安排。

在韩国,对美韩关系的考量以及李在明政府对此的定位,使得普遍分析认为,李在明推迟对中方的回应并非首尔方面的主要原因,而是他在等待特朗普的表态。

韩国政府深知,在特朗普同意之前,任何对华的积极举措都可能引起特朗普的注意。

特朗普以强硬、易怒、高度敏感著称,特别是对于盟友与中国接近的行为,他持有零容忍的态度。

 

若被冠以“亲中”之名,可能面临关税制裁、军事压力,甚至芯片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3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