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16日凌晨,我国加油站价格标签悄然更新,标志着今年第六轮油价下调正式实施。
此次汽油价格每吨下降130元,柴油每吨下降125元,换算成每升价格,汽油和柴油分别降低了0.1至0.12元。
车主将50升容量的油箱加满,大约能节省5元左右,这笔钱正好可以用来购买一瓶冰红茶和一份鸡蛋灌饼。
今日,广州92号汽油的价格为每升7.28元,深圳95号汽油的价格降至每升7.89元,而东莞0号柴油的价格下降至每升6.91元。
一些车主手持加油枪,脸上挂着笑容说:“昨天加油还是7.4元一升,今天一下就便宜了0.12元,这趟加油真是划算。”
相比之下,海南的车主则皱起了眉头。
成品油中已包含高速公路通行费用,92号汽油的价格仍维持在8元以上,加满一箱油的成本比新疆地区高出约30元——这相当于额外购买了约两斤五花肉。
新疆地区油价相对较低,每升汽油价格比沿海地区低0.5至0.8元。有人戏言:“若能驾车至新疆加油,单是油费就能抵得来回的路费了。”
华南、西南以及辽宁省的油价同样不便宜。例如,昆明的92号汽油价格为7.5元,沈阳的95号汽油价格接近8元,这两地油价均比新疆高出近1元。
众所周知,这背后是运输成本、炼化成本以及税费的影响——新疆油田产量丰富,运输成本较低;而华南地区距离炼油厂较远,运输费用则需额外增加。
令人不解的是,尽管国际油价已连续三个月上涨,国内油价为何却出现下降?
原因在于,油价调整依据的是前10个工作日的平均价格。
在本轮周期中,布伦特原油价格先跌后涨,7月份涨幅接近6%,但前半段跌幅较大,平均下来甚至低于上次调价时的价格。
上月您的工资在扣除房租后,紧接着又收到了奖金,但从每日平均收入来看,总额还是比之前有所减少。
即将到来的调价定于7月29日,已有部分人开始担忧:“国际油价的上涨势头尚未平息,下一次调价可能又会反弹。”加油站员工表示,近期前来加油的顾客有所增加,许多人是在涨价前提前储备燃油。
实际上,我国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并非完全与国际油价同步。
它扮演着缓冲器的角色,能够过滤掉短期的价格波动,使得车主无需时刻关注国际油价的波动,避免感到焦虑。
此次,尽管国际油价大幅攀升,但总体来看,油价水平恰好能够使国内市场得以适度调整,为车主们提供一定的喘息空间。
有人认为节省5元无足轻重,然而,积少成多,意义非凡。
若每月加油四次,便足以攒下购买一顿早餐的费用。
对于日以继夜从事滴滴出行的司机而言,这5元或许意味着额外的一笔收入。
终究,财富是逐步积累的,这正如油价是逐步降低的。
在7月16日,油价进行了今年的第六次下调,且在当前国际油价上涨的大背景下,这一举措显得尤为“反常”。
其背后的原因不复杂——是因为平均油价未达到既定标准。
不同地区的价格差异中蕴含着运输和税收的复杂因素,而下一次调价预期中,则暗含着国际油价波动的影响。
然而,对于车主们来说,能够节省一点就节省一点,因为生活是实实在在过的,而不是仅仅通过计算来度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