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普遍观点:中国若统一台湾,美国仅能采取经济制裁和外交孤立等
进入21世纪,中国的崛起引起了部分美国人的不安,他们呼吁“战略清晰”,即明确表示,若台湾遭受攻击,美国将介入。这种观点在华盛顿虽多次浮现,却从未成为主流。美国政府依旧坚持“战略模糊”的策略,既避免过于激怒中国,又确保台湾感到有支持。
近年来,随着中国军事实力的显著提升,台海局势愈发紧张,美国对台湾的政策也出现了一些变化。2022年,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访问台湾
查尔斯·格拉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员,专注于安全领域。在2021年的一次PBS新闻访谈中,他强调美国在保卫台湾问题上应设定明确的底线,避免在任意情况下轻易采取军事行动。他认为台湾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但尚不足以引发美国与中国之间的核战争。格拉泽的立场是,美国需要保持冷静,避免陷入无法收拾的困境。
昆西研究所的专家迈克尔·斯韦恩在2025年的PBS讨论中明确指出,美国的核心利益并不包括与我国在台湾问题上开战。他强调应更多地采用外交手段,而非轻易采取军事对抗。此外,他还提到,美国应重新审视其“战略模糊”政策,以免因计算失误而陷入困境。
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考量,远不止于口号宣示那么简单。军事、经济、政治各方面都需要进行深入的考量。
从军事角度来看,美国若在台海采取行动,面临的挑战不容小觑。近年来,中国在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A2/AD)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无论是在导弹、海军还是网络战方面,都具备了相当实力。据2023年数据,中国军费高达2250亿美元,而台湾仅为194亿。在战斗机、潜艇和地面部队数量上,中国也占据明显优势:拥有1900架战斗机、71艘潜艇和41.6万地面部队,而台湾仅有300架战斗机和2艘潜艇。此外,美国在冲绳的空军基地距离台湾约460英里,关岛则更远,达1700英里,后勤补给面临巨大压力。
在芯片产业领域,台湾地区占据着主导地位,市场份额高达68%,其中台积电在高端芯片领域更是占据了90%的市场份额。一旦台海局势紧张并爆发冲突,全球经济将面临高达2.5万亿美元的损失。中美两国2022年的贸易额达到了7000亿美元,一旦战争爆发,供应链将遭受重创,而依赖中国市场的美国企业也将受到影响。这场战争对于任何一方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负担。
在国际舞台上,美国可能会试图通过孤立策略来限制中国在国际组织如联合国中的发言权。然而,中国已经建立起广泛的国际关系网络,这种孤立策略可能并不奏效。
美国在亚太地区拥有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盟友,能够通过加强军事合作,构建一个针对中国的联盟。但是,这个联盟能否保持稳定,是否真正有效,仍存在疑问。